這一家,大概除了杰王子之外,所有人都瘋了!
就算黃金多麼閃亮,只能更加諷刺濺了血的悲哀。
爭奪權利、算盡機關,下場只是失去了常倫、失去了平凡的幸福。
心驚膽跳著,等下一個人的暗潮洶湧。
然後最後到底剩下了什麼!
梁王本身的王位,即是藉由陷害元配一家,
以及娶梁國公主為妻的政治婚姻而奪取來的。
五代十國的大亂局,君臣五倫覆滅,世道不堪。
每個人都覬覦著寶座上的權頃天下,
每個人都不惜一切代價來奪取至高無上的權利。
所以勝利者便懼怕再有像他一樣的人來跟他搶,
所以梁王特別強調規矩,
什麼「天方地圓」、「各守其位」,喊著「人做事要符合規矩」。
所以他也會對自己的兒子說「朕不給的,你不能搶!」
就是害怕再有像他一樣不規矩了人來亂!
其實這也很像是當初漢武帝獨尊儒術、罷黜百家的手法。
藉由思想來控制人民,告訴他們「君君臣臣,父父子子」,不得違越常理。
這樣的理念才符合皇室天下萬世流傳的利益,讓他們不要來亂!
梁王的控制慾也強。多年來讓王后按時的吃藥,不准剩下一滴。
其實喊著「規矩」,要人人都來遵守,
這樣的控制慾只讓我覺得梁王真的是個變態!
梁王愛好面子,甚至發現自己的老婆跟自己的小孩有一腿,
還可以默不作聲的維持表面的和平,
維持皇室家庭的儀表天下,縱使他夜夜不成眠。
但他也不會那麼輕易放過王后,
所以在王后的藥裡加了慢性毒藥西域草烏頭。
「每日半錢,連服數月,則神智昏聵」。
他要她死!而且是因為病死的,讓人抓不到把柄,讓人不能對他說三道四,
自始至終他都是個親自為妻子配藥方的好丈夫。
而梁王也很會演戲,他明明陷害了自己的元配,卻對外謊稱元配病死,
還在宮內懸掛她的畫像,三不五時的撚香以表思念之情。
但一發現元配未死,雖在元配面前說「欠妳的,朕會盡力彌補」,又暗下殺手。
再來他雖然最喜愛的兒子是元祥,但他也無可避免的在兒子面前演戲。
對於早逝的元配,也就是元祥生母的懷念。
所以他會對元祥說「茱萸要多帶幾天,你母親說這能避邪。」
在兒子面前他是念舊情的好丈夫。
而梁王也演戲拉攏著可能變心倒向王后的元祥。
所以梁王去探視自殺未死的元祥時,
一開口便點破了他知道元祥和王后的不倫關係。
但他完全不責怪元祥,反倒是說「是她勾引了你」。
原本對父王又敬又怕的元祥,
不一會功夫就全被梁王拉走了,而告訴了梁王王后欲起兵造反之事。
王后,真的是個悲劇人物。
不管她當初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嫁給還不是梁王的他,
到最後他們夫妻關係終究不睦。
而梁王和王后關係不睦,他卻又不願意丟了面子去廢掉她。
所以王后「陰陽失調,脾氣煩躁,遇事毫無興致,整天冷言冷語」,
甚至和元祥勾撘上了。
其實電影中沒有交代為什麼他們相戀,
但我覺得電影也不需要交代,只要從電影中的人物性格便可推知ㄧ二。
一個畏縮怕事、應該有戀母情結,
滿心想要掙脫太子頭銜的束縛的元祥,
一個不滿被婚姻囚禁、寂寞無處宣洩的王后,
也許某個夜晚談天的過程,打亂了兩人內心的漣漪成澎湃,
所以兩人踰越了身分上的束縛,開始了三年的不倫。
而最後因為發現梁王在藥裡下毒,
還有元祥想要外放青洲,這些應該都是迫使王后想要政變的原因吧!
她政變是因為想要脫離多年來被梁王控制的牢籠,
她政變是想要和元祥大大方方在一起,所以她親自繡上菊花引發政變!
就算最後她猜到元祥已經把政變之事告訴了梁王,
但她還是決定繼續著實行,
這是她「倒想試一回」的決心,
也是她壓抑了許久之後、決心玉石俱焚的掙扎!
梁王拉走元祥。
而王后則逼自己兒子元杰做出選擇,
看著她慢慢走向死亡,或是幫她改變一切!
「每天,在你父王面前,我都要裝作毫不知情,
每個時辰我都要平平靜靜地喝下這些毒藥,沒有人知道真相,
我會按照你父王想要的方式死去,可我不想這麼死。重陽夜,我要結束這一切。」
雖然知道父王想毒害母親,但元杰還是「始終無法與父王兵刃相向。」
所以王后將命運交給梁王硬逼她按時喝的毒藥上,在元杰面前喝完這斷腸毒藥。
讓兒子明白自己隱忍多時,明知道有毒卻還是不得不喝的苦楚。
這一幕太震撼,讓元杰靠往了母后,決心為她改變命運。
但元杰若是知道了敬愛的母后與大哥的私情,
這樣他還會不顧一切的為母親而戰嗎?
還是也會說像元祥說的「吃死你算了!」?
最讓人訝異的一幕,大概就是原本一直被路人化的元成,一劍刺穿元祥的鏡頭。
稚氣未脫的臉龐,瞪著毫無理智的眼神。
「他是你哥哥阿!」,
「我殺的就是他!」
爹不疼,娘不愛的元成。在父母親鬥爭之間似乎完全被忽略的一塊,
梁王未曾將他看在眼裡,王后卻也沒準備著他的菊花。
所以他必須「只好先下手」,在嗜血、黑暗的舞臺上再多染不到一分鐘的威風。
元成心機不似他老爹、老媽一樣深沉,
卻也不像他大哥似的不想著爭權。
不聰明的逼宮方式,妄想以幾名士兵便逼老爸退位,
是當二哥元杰的幾萬黃金士兵是假的嗎?
若是元成聰明一點,只要他忍住氣,
當老爸鎮壓完二哥,王位總會是他的!
真的不禁令人感嘆,父母親的行為,是怎樣深深的影響著孩子。
元成發狠一刀要了元祥的命,而梁王拿起金腰帶猛鞭著元成,這是反映著什麼悲劇?
梁王最喜歡元祥,或許是因為元祥擁有他所欠缺的特質。
對權力無欲、單純直接的愛人。而反觀元成,盡是他自己瘋狂的影子。
不過另人覺得諷刺的是,當元祥倒下,原本不合的夫妻倒是很有默契的往元祥撲去。
其實在高台上,當梁王質問王后「藥為何還剩兩口?」的時候,
就已經看出這一家人的個性何在。
梁王要王后喝完藥,是他的控制慾。
王后無法喝完全部的藥, 「剩了兩口」 ,是她無法再繼續隱忍的反叛。
元祥個性懦弱、不想惹事,因此要母后喝藥。 「喝了十幾年了,也不差這兩口」。
元杰重情,對母親懷有深厚感情,所以願為母親抗命。
元成不受重視,只好事事揣測父王的心意,要讓他滿意,所以他第一個請母后喝藥。
其實元祥是個無辜的人,他確實懦弱怕事,
但他也不在乎名利,只想安安穩穩的平凡生活。
他也確實喜歡著母后,但他承擔不起這樣踰矩的禁忌之愛,
所以他接受了小嬋的愛,所以他想走。
原本若是外走青洲,元祥將不會沾惹到一切權力的腥風血雨,
或許這會是元祥最好的結局。
但只可惜他走不成,王后報復性的搓破梁王的假面具,
這是報復元祥的移情別戀,還是報復著梁王,
讓他被自己最喜愛的兒子厭惡?
讓元祥與小嬋的愛情成為真正的不倫之戀,
讓元祥死於失去理智、一心想奪位的弟弟元成手上。
而最後滿地的死傷,沾滿血跡的皇宮,
只要清理乾淨,蓋上新的地毯,又開始了歌舞昇平的華麗!
眾人熱鬧,但最後也只剩下了梁王一人!
梁王最後或許想再給剩下的兒子元杰一個機會。
原諒他,但是此後他必須要服侍著母后喝藥。
雖然我不覺得這是元杰的機會,
梁王想要再有個兒子還不容易?
我覺得梁王此舉只是要折磨背叛他的王后和元杰而已!
但梁王小覷了元杰的政變的背後目的,
他不是為了王位,而是為了不再讓母后喝藥!
所以他用自刎來表達出他的決定。
濺了血的藥,王后再也受不了的將其打翻在天方地圓的桌子上,
她不喝了,要殺要剮任憑處置!
毒藥腐蝕了天方地圓的桌子,留下誰來守規矩?
腥風血雨過後,留下了眾叛親離的梁王。
爭權奪利,然後呢?為何依舊不成眠?
而王后那句「菊花都繡好了,總得開一回。」還真是菊花殘,滿地傷阿!
王后積壓已久的爆發,換來了血流成河的犧牲。
或許獨留梁王一人,讓他的軍隊自相殘殺,
讓他的皇宮沾滿血腥,這就是王后菊花都開好了的用意!
再來不得不說,周杰倫的「菊花台」接在片尾,更讓人感傷!
讓人低淚王后已泛黃的笑容!
菊花台
詞:方文山 曲:周杰倫
妳 的淚光 柔弱中帶傷 慘白的月彎彎 勾住過往
夜 太漫長 凝結成了霜 是誰在閣樓上 冰冷的絕望
雨 輕輕彈 朱紅色的窗 我一生在紙上 被風吹亂
夢 在遠方 化成一縷香 隨風飄散 妳的模樣
菊花殘 滿地傷 妳的笑容已泛黃 花落人斷腸 我心事靜靜躺
北風亂 夜未央 妳的影子剪不斷 徒留我孤單 在湖面 成雙
花 已向晚 飄落了燦爛 凋謝的世道上 命運不堪
愁 莫渡江 秋心拆兩半 怕妳上不了岸 一輩子搖晃
誰 的江山 馬蹄聲狂亂 我一身的戎裝 呼嘯滄桑
天 微微亮 妳輕聲的嘆 一夜惆悵 如此委婉
菊花殘 滿地傷 妳的笑容已泛黃 花落人斷腸 我心事靜靜躺
北風亂 夜未央 妳的影子剪不斷 徒留我孤單 在湖面 成雙
其實這部電影讓我想到了唐朝「玄武門之變」,
一樣是兄弟相殘,一樣是帶兵逼宮。
讓人不禁感嘆,歷史上的悲痛,人類永遠學不會!